京裕

醉向菖蒲花,懒寻阳台酒

【连载】八日启程 · 一篇寓言

从今天开始连载一篇关于风波亭的历史小说。没什么可交代的,不过就情节中虚构的部分作出说明。不是人人都能接受反史书的虚构,恰好读到这篇序,大概有助于降低愤怒值。

张宪是登场的主角,围绕他的故事,发生在岳飞被害以后。死亡顺序是有象征意味的,不管在任何小说里,同人文也不例外。《八日启程》发生的时空,风波亭案件有其独特背景。在这个背景下,岳云、岳飞、张宪按照从先到后的顺序与命运相逢。所以,喜欢岳云的姑娘要失望了,这篇文里,他一开始就已经罹难了,没有得到充分的正面表现,有机会再补充罢了。


有一处需要解释的情节:岳云受到了某当权派庇护,被接出诏狱,原本有机会逃脱一劫,但他最后在法场上和张宪交换地位而死,作俑者是莅临法场的张俊。以上出现在开篇,没有史料出典,是为增强情感力度而设计的。类似的设计还有:


一块源自东京留守司的兵符;


河北巡社的人物群像;


两位妃嫔;


一群未成年的小文人; 

…… 

不一一列举。上述人和物,或完全,或片面地被展现在《八日启程》里,组成了鄂州武将在岳家父子亡故后,人世浮沉的基本内容。张宪是一位以坚忍、忠诚著称的英烈,我绝不会附和某些流行观点,在这方面对他有所折损或贬低。不过,“文脉”从古至今,总非一成不变的。写一个章回小说的翻版,任何人都要倒胃口。这些不一而足的虚构成分,即是以除旧立新为愿望,给旧的传说加上新的情绪。


我的粗浅看法,几乎全说尽了。其实,不管解不解释,总会有人提出史料运用方面的批评。这恰恰是如今的网络环境和阅读层次日益提升的表现——无论考据党还是同人党,差不多都有一个基于知识储备的独立眼界。然而,小说的趣味,首先在可读性,这是跟《人民日报》专栏和《文汇报》学术版不同的地方。主流媒体也好,现实世界也罢,都讲究“无规矩不成方圆”,一个写字的人,拿着自己的笔,不可轻易说出自己的话。可到了每个人下班后属于自己的精神空间,再来些规矩教条,只会让劳碌一天后的身心更疲倦、更僵化,说不定最后阻碍一个人的正常发展。我写写字,希望能触动人,更希望好看。《八日启程》的虚构,放宽了我的手脚。假如以后还有机会写史实向的前传,也未必能有这种自由的感觉。这不是一部传记,这是一部寓言。献给有拘有束生于现实的我们,缅怀一下那些凭意气和情感过活的既往生命形态。

闲话说完,最后我要@shazhouyue一下,要不是这位好友之前催我发,我还得懒。我知道shazhouyue也在酝酿类似的题材,反正我先上去了,您可得跟上,来场竞赛,看看谁先连载完。@天边的月之前也跟我说过一个灵感,我读过他的文字,非常激赏其中的锐气,期待新作更新。

评论(5)

热度(7)